山東霍爾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全國熱線:400-800-5896
公司地址: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金馬路1號歐龍科技園
文章來源:霍爾德電子 發布時間:2024-01-18 11:10:36 瀏覽次數:416次
氨氮的排放一直是污水排放單位的必測項目之一,必須達到排放標準才可以,而且《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HJ/T91—2002)中也把氨氮列為河流、湖泊水庫和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的必測項目。我國現行的相關環保標準中涉及氨氮廢水排放指標的有《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地下水環境質量標準》(GB/T14848-93)、《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以及相關行業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但是污水氨氮超標的我們經常遇到,該如何處理呢?
1.有機物濃度過高
運行管理不到位,預處理效果差,SS較多,使得廢水處理的生化進水有機物濃度過高,已經超出了生化的處理能力,從而導致COD和氨氮的去除效率低下。COD高時會抑制硝化菌的活性而有利于發揮異氧菌的活性,使得有機氮發生水解而轉化成氨氮,從而造成廢水中的氨氮含量更高。
解決辦法:
立即停止進水進行悶曝、內外回流連續開啟;停止排泥保證污泥濃度;如果有機物已經引起非絲狀菌膨脹可以投加PAC來增加污泥絮性、投加消泡劑來消除沖擊泡沫。后續提高管理水平,做好前端預處理,降低生化負荷。
2.內回流異常
因電氣故障、機械故障或人為原因導致內回流異常。內回流導致的氨氮超標也可以歸到有機物沖擊中,因為沒有硝化液的回流,導致好氧池中只有少量外回流攜帶的硝態氮,總體成厭氧環境,碳源只會水解酸化而不會完全代謝成二氧化碳逸出,所以大量有機物進入曝氣池,導致了氨氮的升高。
解決辦法:
內回流已經導致氨氮升高,檢修內回流泵,停止或者減少進水進行悶曝;硝化系統已經崩潰,停止進水悶曝,如果有條件、情況比較緊迫可以投加相似脫氮系統的生化污泥,加快系統恢復。后續定期檢查回流泵,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
3.pH過低
進水CN比不足,原因也是反硝化不完整,產生的堿度少,導致的pH下降。進水堿度降低導致的pH連續下降。
解決辦法:
發現pH連續下降就要開始投加堿來維持pH,然后再通過分析去查找原因;如果pH過低已經導致了系統的崩潰,首先要把系統的pH補充上來,然后悶曝或者投加同類型的污泥。
4.DO過低
曝氣器老化和間歇曝氣容易導致曝氣器堵塞,池內曝氣充氧和攪拌受阻,而硝化反應是有氧代謝,需要保證曝氣池溶氧適宜的環境下才能正常進行,而DO過低則會導致硝化受阻,氨氮超標。
解決辦法:
更換曝氣頭;提高風機變頻功率,增大風量。
5.泥齡過低
排泥過多和污泥回流過少都會導致污泥的泥齡降低,因為細菌都有世代期,SRT低于世代期,會導致該細菌無法在系統中聚集,形成不了優勢菌種,所以對應的代謝物無法去除。一般泥齡是細菌世代期的3-4倍。多系列中,污泥回流不均衡,各系列污泥回流相差過大,導致污泥回流少的系列氨氮升高。
解決辦法:
減少進水或者悶曝;投加同類型污泥;如果是污泥回流不均衡導致的問題,把問題系列的減少進水或者悶曝、保證正常系列運行的情況下將部分污泥回流到問題系列,每個系列設置流量計量裝置,便于觀察。
6.水質波動沖擊
水質水量波動大,調節池處理不到位,導致來水氨氮突然升高,脫氮系統崩潰,出水氨氮超標。
解決辦法:
保證pH的情況下,投加同類型污泥、悶曝恢復系統;工藝末端增設氨氮去除劑投加和反應裝置用于應急理。
7.溫度過低
冬季進水溫度很低,尤其是晝夜溫差大,往往低于細菌代謝需要的溫度,使得細菌休眠,硝化系統異常。
解決辦法:
設計階段把池體做成地埋式的;提前提高污泥濃度;進水加熱至適宜溫度。
8.工藝選擇問題
脫氮選用的工藝是單純的曝氣池、接觸氧化、SBR等等這些工藝,其實,在保證HRT(水力停留時間)和SRT(泥齡)足夠長的情況下,這些工藝是可以脫氨氮的,但不經濟。
解決辦法:
延長HRT和SRT,例如改造成MBR提高泥齡等;前面增加反硝化池,降低氨氮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