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霍爾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全國熱線:400-800-5896
公司地址: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金馬路1號歐龍科技園
文章來源:霍爾德電子 發布時間:2022-05-05 15:46:18 瀏覽次數:778次
污水處理是我們日常生產生活中的關鍵一環,污水處理可以改善水質,節約水資源。經過處理的污水,使水的污染程度大幅度下降,不論是排放還是回用,都可以達到標準。還可以改善生態環境。未經過處理的污水排放到河流中,不僅會污染環境,對人們的生活用水質量也會帶來不利影響。污水處理中的關鍵因素就是微生物,今天來看一下污水處理中有機污染物如何去除。
微生物以有機物為食,在合適的生活環境下進行體內運動,把有機污染物轉化為CO2、氮氣、磷、水等對自然環境無害的無機物。同時,在過程中還創造了新的微生物生命體,進行傳宗接代繁衍生息。多數有機污染物在生化段都能得到有效處理,所以無論是活性污泥法還是生物膜法,都需要給微生物們提供合理適宜的生存環境和活動條件,以保持它們旺盛的生命活性和生長繁殖。
首要關鍵因素是營養物。要有微生物且數量足夠多,才能讓污水凈化得更全面、徹底。那么如何保證微生物量呢?微生物細胞主要由碳、氮、磷構成,不同微生物的細胞組成各有千秋,就像每一個不同的人一樣,有不同的長相、不同的身材、不同的口味。這樣就讓它們對食物的營養攝取需求產生了差異化,也就是碳氮磷比不同。為達到預期的凈化效果,污水處理項目運營人員就需要根據污染物種類控制合適的C:N:P比。
第二個關鍵因素是溫度。微生物就像自然界的冬眠動物,它們喜熱畏寒,在溫度低于10℃時,還會停止生長,開啟休眠模式。而等到溫度慢慢回升,它們又開始蘇醒。16-30℃對它們來說是一個舒適圈,在圈子里,溫度越高,它們的生長活動越劇烈,污水處理中生化處理的效果也越好。
第三個關鍵因素pH值。不同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酶系統,就有不同的pH值適應范圍。多數微生物的pH適應范圍在4.5-9,而最適宜的pH值范圍在6.5-7.5。在污水處理的生物處理過程中保持最適pH值范圍非常重要。否則,微生物酶的活性降低或喪失,微生物生長緩慢甚至死亡,會導致水處理失敗。
第四個關鍵因素是溶解氧。人類的生命活動離不開氧氣,微生物也離不開水中的溶解氧。微生物通過呼吸作用,利用溶解氧進行自身生命活動,降解污水中的有機物。不同微生物對溶解氧的要求也不一樣。好氧微生物需供給充足的溶解氧,一般來說,應維持在3mg/L為宜,兼氧微生物要求溶解氧的范圍在0.2-2.0mg/L之間;而厭氧微生物要求溶解氧的范圍在0.2mg/L以下。
第五個關鍵因素是接觸充分。污水處理中,微生物以活性污泥或生物膜的形式存在,而有機污染物存在于污水中,隨著流動,兩者進行交互混合,這樣才有機會充分接觸而進行有效去除。此時人為推波助瀾一下,污水處理中通過控制曝氣池向水中充氧的速率,就能使兩者在合理范圍內盡可能多的接觸。因此保持充分接觸的條件也是日常管理中的關鍵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