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霍爾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全國熱線:400-800-5896
公司地址: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金馬路1號歐龍科技園
文章來源:霍爾德電子 發布時間:2022-06-06 14:14:42 瀏覽次數:1994次
鋁是一種人體非必須微量元素,有醫學研究表明,長期攝入過量的鋁會引起營養不良、小兒小頭畸形、發育遲緩、老年癡呆、食欲減退、血液和心腦血管等疾病的發生,因此嚴格控制出廠水余鋁,是保障水質安全的重要指標之一。但是有時受環境和地理位置影響,供水廠原水溫度降低,并處于低濁狀態,因原水缺少聚核,且水溫下降導致顆粒物碰撞概率降低,造成混凝效果差,絮體難以沉降,最終導致出水渾濁度、余鋁等參數偏高,影響供水安全。
水處理中出廠水余鋁為何偏高?低水溫低渾濁度情況下出廠水余鋁偏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方面:
1.絮凝效果差,聚合氯化鋁(PAC)難以沉降。
在原水渾濁度最低僅為0.92 NTU,溫度最低達10.9℃條件下,水廠投放的混凝劑聚合氯化鋁(PAC)難以完成電荷中和、吸附架橋等過程,成核效果差,由此在混凝沉淀過程中未能徹底反應生成絮體被濾池過濾截留,殘留的鋁離子進入清水池,造成出廠水余鋁偏高。
2.助凝劑成分含鋁,溶解鋁含量增加。
水廠預處理過程常采用石灰作為助凝劑調節原水pH值和堿度,增強混凝效果。而石灰成分中含鋁,溶于水后會增加溶解鋁的含量,有造成出廠水余鋁含量升高的風險。
出水廠余鋁超標如何應對?
1.回收排泥水,提高原水渾濁度
對于低水溫低渾濁度、原水顆粒物粒徑小、多為膠體,現有工藝難以形成易沉降大粒徑絮體的情況,改善沉淀池效果,提高原水渾濁度可達到去除污染物效果。
2.優化藥劑投加量,強化助凝效果
通過燒杯實驗,優化得出石灰、聚合氯化鋁(PAC)的投加量,以確定實際生產過程中混凝劑、助凝劑的最加投藥量,合理優化水處理效果。
3.提高排泥頻次,保證沉淀池出水水質
4.提高檢測頻次,反饋優化工藝參數
水質檢測人員對水廠原水、過程水、出廠水、管網水進行3次/日的余鋁檢測,對水廠其他水質指標進行2次/日的早晚監測,并對檢測結果進行對比分析,核算出平均值以便及時提供水質信息,作為運行人員調整投藥量及應對措施的依據,保障供水水質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