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霍爾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全國熱線:400-800-5896
公司地址: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金馬路1號歐龍科技園
文章來源:霍爾德電子 發布時間:2023-12-04 11:15:17 瀏覽次數:380次
生態環境部發布了《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技術指南 信息采集與交換》,規范了排污口信息采集與傳輸采用的體系架構和技術方式,為排污口的信息化管理體系建設提供了依據。然而實際工作中,排污口信息系統建設仍然存在分散、缺乏有效的整合、環保數據采集和分析能力有限等問題。建設排污口智慧化管理,具有提高管理效率、加強監督和控制、實現信息共享和交流、強化環境保護意識以及支持科學決策和政策制定等重要意義。
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的目的:
1.預警監測
建立實時監測系統和數據分析能力,可以及時發現排污口的異常情況和污染事件,預警相關部門和機構采取及時的應急措施,減輕或避免對水體環境的進一步損害。
2.留證溯源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統和臺賬記錄,留下排污口的相關信息和數據,包括排放物質、排放量、治理措施等。這有助于對排污活動進行溯源,為追責和執法提供依據,促使責任單位履行環境保護責任。
如何進行入河入海排污口信息化管理?
1.建立排污口信息系統,建立一個全面的排污口信息系統,記錄和管理所有入河入海排污口的相關信息,包括位置、排放物質、排放量、排放時間、責任單位等。
2.實現臺賬動態管理,強化數據共享與交互,通過建立臺賬、動態更新和監測、分類施策和整治、監督和檢查、數據共享和協同治理、績效評估和反饋等措施,可以實現對排污口的有效管理和治理,推動水體環境的改善和保護。并實現排污口全生命周期管理,形成“一口一碼”“一口一檔”等精細化管理模式
3.設立在線監測設備,在每個入河入海排污口設置在線監測設備,實時監測排放的水質、水量和污染物濃度等指標。監測數據可以自動傳輸到信息系統中,形成實時數據更新,便于管理部門進行監測和分析。
4.實施數據融合共享,構建排污口全鏈條統一監管格局。包括整合不同部門和機構涉及的排污口相關數據,包括監測數據、臺賬信息、執法記錄、治理措施等。通過數據融合,將各類數據整合到一個統一的信息管理平臺中,實現數據的一體化管理。制定統一的數據標準和規范,統一數據標準可以提高數據的可比性和一致性,方便數據的融合和分析。建立數據共享平臺,為相關部門、監管機構和公眾提供便捷的數據訪問和交流渠道。并基于數據融合和共享,實現排污口的統一監管和協同行動。相關部門可以共享數據,加強信息共享和協作,形成統一的監管格局,提高排污口管理的一致性和效果。
5.應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利用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對排污口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和預測,識別異常情況和風險,提前采取措施預防和應對污染事件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