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霍爾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全國熱線:400-800-5896
公司地址: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金馬路1號歐龍科技園
文章來源:霍爾德電子 發布時間:2023-04-17 11:17:46 瀏覽次數:1033次
自來水從出廠到龍頭,要經過漫長的管網,如何保證過程中水質不受到污染、不滋生細菌呢?這全都有賴于自來水中的余氯。加氯消毒是自來水供應歷史上保證水質安全的一次技術性革命,自來水中加氯消毒是為了殺死水中細菌和致病微生物,保證居民飲用水安全。在水廠,我們還有臭氧活性炭等滅菌消毒手段,可自來水從出廠到用戶家的水龍頭,還要經過市政管網、小區管網、高層水箱等很多環節,必須確保水中自帶一定濃度的余氯‘震懾’致病菌,控制供水輸配過程中微生物的再生長。
自來水余氯標準:
根據新版國標《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22規定,自來水出廠水余氯在0.3-2毫克/升之間,管線末梢余氯不得小于0.05毫克/升,才能保證持續殺菌、消毒,確保水質安全。吳中供水出廠水按照《蘇州吳中供水有限公司高品質供水水質標準》余氯控制在0.3-1毫克/升之間,末梢余氯大于等于0.05毫克/升。自來水略帶氯味屬于正常現象,完全不影響健康。余氯含量只要在國家標準范圍內,自來水就是安全的,市民可以放心飲用。
自來水余氯超標有什么危害?
事物都有其兩面性,余氯對水質安全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正視余氯超標可能帶來的危害。包括:氯的確會破壞果蔬、谷物中的營養成分,但只能破壞表皮含的營養成分,而且破壞的量很少。有一定的氧化性,可能對盆栽、魚類都有一定影響。增加管道銹蝕的風險,進而影響管網壽命。
自來水管網中的余氯有什么意義?
1.阻止大腸菌的再生長
大腸菌的再生長問題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關注。防止微生物再生長的措施是選擇性質穩定、運輸方便、不產生有害副產物且能深入生物膜內殺死附生細菌的消毒劑,在當前沒有采用特殊措施的條件下,采用剩余消毒劑是比較有效的辦法。
2.抑制生物膜的形成
控制管網中生物膜的形成可以采用多種辦法,但保持管網余氯仍是最有效的措施。
3.穩定管網水質
管網水的水質生物學穩定性與管網中的生物膜形成及微生物的再生長幾乎成一致狀態。因此保持余氯有利于穩定水質。
4.防止偶發病原菌發生
防止發生在部分用戶支管內的偶發性病原菌和微生物的問題。水中留有剩余消毒劑對偶發性微生物控制上有著重要的作用。
5.作為傳達微生物污染的信號
當污染物進入管網系統,消耗剩余消毒劑,使得管網中部分管段中剩余消毒劑減少,剩余消毒劑消耗的情況可以作為污染信號。
生活中怎么去除自來水中的余氯?
1.暴曬、加熱法
把自來水放在太陽底下暴曬2個小時,這時自來水中的余氯很不穩定,會在水中分解揮發,如果沒有太陽,加熱同樣也可以分解蒸發掉水中部分的余氯,以利于消毒副產物的祛除。
2.靜置法
將水接入容器內,放置幾個小時余氯揮發后就可以了,靜置后的水可用于澆花、養魚。
3.中和法
維生素C具有還原性,能和氯氣中和,在10公升水中放3-4片維生素C,等它融化即可達到少量去除余氯方法。此法也僅能用于少量水去除余氯。
4.吸附法
活性炭表面有很多孔隙,利用其強大的吸附力,可以有效的去除水中的余氯。活性炭的顆粒越小,除氯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