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霍爾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全國熱線:400-800-5896
公司地址: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金馬路1號歐龍科技園
文章來源:霍爾德電子 發布時間:2023-07-05 11:20:38 瀏覽次數:439次
我們在養殖過程中經常會測水溫,但是你知道為什么要測水溫嗎?水溫對于養殖有什么意義呢?
在魚類的生存條件中,水溫占有重要的位置。魚類屬變溫動物范圍。大多數魚類的體溫與周圍水溫相差在0.1—1.0℃之間,因此,魚苗或成魚轉換環境時要考慮溫差應激。羅非魚及臺灣泥鰍成熟親魚產卵開始的時間,主要決定于水溫的高低。雖然南北地區親魚產卵開始的時間前后相差比較懸殊,但水溫卻相差不大,一般都在23~25℃以上開始產卵。
池塘的溶氧量隨著水溫的升高而降低。如在一個大氣壓下,0℃的溶解氧飽和度為14.62mg/L,在20℃的溶解氧飽和度為9.17mg/L。但水溫上升促使魚類代謝增強,呼吸加快,耗氧量增高。加上其他耗氧因子的作用,池塘就容易產生缺氧現象,對魚類產生影響。如冷水性的虹鱒魚耗氧率高,需要較高的溶氧量,不適應較高的水溫,其原因之一就是因為較高溫度的水中溶解氧較低。
水溫不僅直接影響魚類生存和生長,而且通過水溫對水體環境條件的改變,間接對魚類產生作用。幾乎所有的環境因子都受水溫的制約,由于水是熱的不良導體,其由上往下傳熱很慢,上下水層水溫垂直差異非常明顯,一般可達到2--5℃,于是上下水層密度不同,而形成密度流,使水體上下自行流動,即水的運動。高溫期間,如遇天氣突然改變,如悶熱、雷暴雨等,到了夜間,表層水溫下降快,會形成強烈的密度流,帶動池塘底部腐敗物上浮,大量分解消耗池塘溶氧或產生毒物會造成魚類浮頭,泛塘事故,直接影響經濟收入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