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霍爾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全國熱線:400-800-5896
公司地址: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金馬路1號歐龍科技園
文章來源:霍爾德電子 發布時間:2022-04-27 16:18:47 瀏覽次數:1166次
水產養殖水質檢測指標有哪些?每個養殖戶都知道,pH、融氧、氨氮、亞硝酸鹽等指標,養蝦的還需要關注總堿度。可是說歸說,往往水質有問題不會是只有一個指標有問題,養殖戶也沒辦法真的判斷出是因為具體哪些因素導致,因此用藥也只能單 純的根據表象來用,用藥失誤導致的嚴重后果也只能由自己來承擔。因此,小編整理了幾個主要的水產養殖水質檢測指標,只有了解這些指標及會造成的后果,才能準確的根據功效來調水,避免半知不解造成的嚴重后果。
一、pH:淡水6.5-8.5,海水7.0-8.5
1.魚類堿中毒:體色明顯發白,狂游亂竄;體表大量粘液甚至可拉成絲;鰓蓋腐蝕損傷、鰓部大量分泌凝結物;水體存在許多死藻和瀕死的藻細胞。對蝦易發生黑腮病,繼而演變為爛腮病、黃腮病和紅腮病,致使呼吸機能發生障礙,窒息死亡。
2.pH值低于6.5時:降低載氧能力,引起魚組織內缺氧、造成缺氧癥狀,盡管水體中溶氧量正常,魚也有浮頭現象,pH值過低新陳代謝強度降低,減少攝食量,生長緩慢,也會引起魚鰓組織凝血性壞死,粘液增多,腹部充血發炎等。
二、溶解氧:連續24小時中,16小時以上必須大于5mg/L,其余任何時候不得低于3mg/L,對于鮭科魚類棲息水域冰封期其余任何時候不得低于4mg/L。溶氧高于12mg/L,表明水中氧已過量,此時魚蝦易得氣泡病。
水產養殖水質檢測中水體中的溶解氧的高低對魚類的生存和發育都有直接的影響,當溶氧低于1mg/L時,魚就會浮頭,如果不采取增氧措施就會使魚窒息死亡,同時也給致病菌繁殖創造了有利條件而降低魚的抗病能力引起魚病;足夠的溶氧可抑制生成有毒物質的化學反應,轉化或降低有毒物質(如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的含量,同時還可以提高餌料轉化率對養殖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氨氮:我國漁業水質標準規定氨氮濃度應小于0.2mg/L,氨氮含量超過2.00毫克/升(mg/l)時,魚類會出現氨氮中毒癥狀。目前水產專家普遍認為,水產養殖中氨氮的含量應嚴格控制在0.2毫克/升以下。當氨氮濃度一定時,能否引起魚類中毒死亡,還受池水pH值、水溫高低的影響。另外一個影響氨氮含量的因素,就是底泥。若底泥過厚,清塘不徹底,高溫季節夜晚,水溫較高時,底泥當中的有毒氣體就會被釋放出來,在這個過程中,氧氣的消耗量會加倍,于是造成池水缺氧,氨氮含量也超標,魚類大量浮頭甚至泛塘。
因此,養魚先養水,要嚴格按照水產養殖水質檢測標準來調節水質,這是保證養殖水產健康成長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