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霍爾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全國熱線:400-800-5896
公司地址: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金馬路1號歐龍科技園
文章來源:霍爾德電子 發布時間:2025-09-26 09:30:41 瀏覽次數:34次
水是微生物的重要棲息地,水中微生物種類繁雜,既包含可能危害健康的病原微生物,也有指示水質污染的微生物,還有參與水體凈化的有益微生物,而科學檢測是把控水質安全的核心手段。
一、水中微生物有哪些?
水中微生物可分為三類核心群體。
第一類是病原微生物,直接威脅人體健康,常見的有細菌,如沙門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腸桿菌 O157:H7,前者易通過受污染飲用水引發急性腸胃炎,后者可導致出血性腹瀉);病毒,如諾如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輪狀病毒,諾如病毒常通過污水污染的水源引發集體性嘔吐腹瀉;寄生蟲,如藍氏賈第鞭毛蟲、隱孢子蟲,其卵囊耐氯性強,易通過未徹底處理的自來水進入人體,導致慢性腸道感。
第二類是指示微生物,本身多無致病性,但能反映水體是否受污染,比如總大腸菌群、糞大腸菌群,它們主要來源于人和動物糞便,若水中檢出這類微生物,說明水體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污染風險;細菌總數也是重要指標,可反映水體受微生物污染的整體程度。
第三類是有益微生物,參與水體生態循環,如光合細菌能分解水中有機物,降低 COD(化學需氧量);硝化細菌可將氨氮轉化為硝酸鹽,減少水體富營養化風險,它們是水體自凈的重要 “幫手”。
二、如何檢測水質微生物?
首先是傳統培養法,這是最基礎的檢測方式:檢測總大腸菌群時,用多管發酵法將水樣接種到乳糖蛋白胨培養基中,37℃培養 24-48 小時,觀察是否產氣產酸,再通過平板分離確認;檢測細菌總數則采用平板計數法,將水樣稀釋后涂布在營養瓊脂培養基上,37℃培養 48 小時,計數菌落數量。這種方法成本低、結果可靠,但耗時較長,適合實驗室常規檢測。
其次是分子生物學方法,適用于快速檢測難培養的微生物:比如用 PCR(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通過特異性引物擴增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片段,快速識別諾如病毒、沙門氏菌等;實時熒光定量 PCR 還能定量檢測微生物濃度,1-2 小時即可出結果,靈敏度遠高于傳統培養法,常用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快速篩查。
最后是生物傳感器法,主打現場快速檢測:利用微生物電極或免疫傳感器,10-30 分鐘內可完成檢測,無需復雜儀器,適合環保巡查、自來水廠在線監測等場景。
無論采用哪種方法,檢測前的樣品采集都至關重要:需用無菌采樣瓶,在水樣表層下 20-50 厘米處采集,避免污染;采集后 4 小時內完成檢測,若無法及時檢測,需冷藏(0-4℃)保存,防止微生物繁殖或死亡,確保檢測結果準確。通過對水中微生物的種類識別與科學檢測,能有效預警水質安全風險,守護飲水健康與水體生態。